
地址:重庆市南岸茶园经开区玉马路8号A栋
邮编:401336
总机:023-6261-8000
传真:023-6261-8000
E-mail:2984862113@qq.com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15:53:35 文章作者:geermo
中试车间的构成及布局设计需根据生产工艺、安全要求和洁净标准进行系统性规划,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:
生产区
划分为有毒/无毒操作区,如疫苗中试需独立设置细胞复苏区(无毒)、病毒培养区(有毒)及纯化区。
合成类中试车间需分模块布局,如加料、反应、蒸馏等单元,采用固定管道连接模块间活动管线。
辅助区
包括清洗配液区、公用工程区(制冷制热、溶剂分配)、废液处理区等,需与生产区隔离但便于衔接。
洁净控制区
按洁净等级划分(如A级层流核心区、C级发酵区),通过压差控制(相邻区间≥5Pa)防止交叉污染。
单向流设计
有毒区域采用“人/物→洁净走廊→生产区→污染走廊退出”的单向流程,避免逆向污染。
空气流向从高洁净区向低洁净区流动,有毒区维持负压(≤大气压)。
模块化与灵活性
设备采用可移动或一次性设计,如疫苗中试的发酵罐可CIP/SIP清洗,便于产品切换。
高温、高压等特种岗位需独立布置,设防爆墙和泄爆面。
人/物流分离
设置洁净走廊与污染走廊,人员进出需更衣,物料通过传递窗或气闸系统转移。
生物安全:有毒区排风需高效过滤,废弃物需灭活处理3。
环境控制:温度18-26℃、湿度45-65%,换气次数高于常规标准。
典型布局示例:U型平面(空间利用率高)或纵向四层设计(利用物料位差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