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重庆市南岸茶园经开区玉马路8号A栋
邮编:401336
总机:023-6261-8000
传真:023-6261-8000
E-mail:2984862113@qq.com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16:51:47 文章作者:geermo
医药净化车间应严格划分洁净区、准洁净区和辅助区,各区域需物理隔离,避免交叉污染。根据生产工艺流程,应合理规划以下功能区域:
原辅料暂存区:用于存放和准备原料,需配备必要的存储设施
称量配料区:进行原料称量和初步混合
洁净生产区:核心工艺操作区域,洁净度要求*高
内包装区:产品*终包装区域
外包装区:成品外包装区域
辅助区:包括更衣室、风淋室、洁具室等
中药前处理及提取、原料药生产区应位于制剂生产区全年*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,防止污染物扩散。
空气净化系统是净化车间的核心,需采用高效过滤系统(如HEPA高效空气粒子过滤器),确保车间内空气洁净度达到所需级别(如D级、C级、B级、A级)。气流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:
单向流:空气像瀑布一样垂直流动,速度稳定在0.36-0.54m/s,适用于高级别区域。
非单向流:通过高效过滤器不断循环净化空气,适用于低级别区域。
设计时需考虑新风系统的过滤效率和风量平衡,特别是在多风沙地区。
医药净化车间需精确控制以下环境参数:
温湿度:通常控制在温度18-26℃,湿度45-65%。特殊产品需有特殊要求。
压差:相邻不同级别房间的压差应≥10Pa,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≥15Pa
照度:主要工作区域照度宜≥300 Lux,辅助功能间、走廊≥150 Lux
噪声:动态测试时,洁净室噪声级不应大于65dB(A)
所有建筑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:
墙板与吊顶:推荐采用50mm厚的夹芯彩钢板,面板为喷涂钢板或不锈钢。接缝处应采用专用密封胶密封。
地面:采用环氧自流平地坪或耐磨塑料地板,有防静电要求的需选用防静电型。
门窗:采用洁净密闭门,带观察窗。门应朝向高压差一侧开启,门框与墙板、门扇与门框之间应有可靠的密封措施。
灯具:采用洁净室专用吸顶式LED灯具,与吊顶平齐,密封良好,易于清洁。
施工中需特别注意以下部位的密封处理:
灯具、管道穿墙处
门窗接缝
墙板与吊顶接缝
地面与墙面交接处
曾有企业因门缝没封好,导致车间压差失衡,外部空气倒灌,整批药品报废。
空调净化系统(HVAC)是洁净车间的核心,其安装要点包括:
过滤器配置:初级过滤器(G4)→中效过滤器(F8)→高效过滤器(HEPA H13/H14)
高效过滤器应安装在送风末端,并需进行现场检漏测试
系统控制需确保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等级和环境控制要求。
使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车间内不同粒径的尘埃粒子数量,确保符合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。例如:
百级洁净车间:每立方米空气中≥0.5μm的粒子数≤100个
万级洁净车间:每立方米空气中≥0.5μm的粒子数≤10,000个
使用压差计测量不同区域之间的压差,确保:
相邻不同级别房间的压差≥10Pa
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≥15Pa
气流方向始终从高级别区域流向低级别区域
检查高效过滤器的安装质量和运行状态,包括:
过滤器完整性测试
风量平衡测试
气流流型测试
温湿度控制:验证温湿度控制系统能否将环境参数稳定在规定范围内
噪声测试:确保噪声级不超过65dB(A)
照明测试:主要工作区域照度≥300 Lux
安全设施:检查消防设备、应急通道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备
医药净化车间建设需遵循以下主要法规和标准:
GMP(良好生产规范)对药品生产环境提出了严苛要求,包括:
不同洁净级别区域划分
人员与物料净化程序
环境监测要求
清洁消毒规程
国际标准ISO 14644定义了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、测试方法及管理规范,医药行业通常参考以下等级:
A级:ISO 5级(用于无菌灌装)
B级:ISO 5级(背景环境)
C级:ISO 7级
D级:ISO 8级
《药品制造质量管理条例》
《制药行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
《无菌医疗器械生产控制规范》
《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》
净化车间建设完成后,日常运营维护同样重要:
清洁消毒制度:制定详细的清洁与消毒计划,定期对车间内表面、设备、工具及容器进行清洁与消毒
人员管理:所有进入净化车间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掌握GMP知识及车间操作规范,实施严格的更衣、洗手及消毒程序
设备维护:定期更换过滤器(通常高效过滤器每6-12个月更换一次),检查空调系统运行状态
环境监测:定期检测空气洁净度、温湿度、压差等关键参数,确保符合标准要求
医药净化车间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专业的设计、施工和验收团队。通过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,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,才能为药品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保障。